最近,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东等地热力值飙升,局地热到破纪录!南方暴雨成片,局地降雨像泼水。北方高温何时会减弱?北方怎么比南方还热?南方降雨间歇期何时到来?南方也要热起来了吗?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↓↓↓
北方局地为何热得如此极端?
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张芳华表示,①华北、黄淮等地受到较强盛的暖气团的控制,影响时间较长;②在高空高压脊控制下,天空晴朗少云,有利于太阳辐射增温;③目前是夏至节气,白昼较长,长时间的日照也有利于气温的升高以及高温的出现和维持;④空气湿度小,天气干燥,有利于气温的升高。
7月前高温会减弱吗?
24日,华北、黄淮等地将持续出现35℃以上的高温天气,其中,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东中北部、河南北部等地最高气温有37~39℃,北京、天津、河北中部、山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40℃左右;此外,新疆吐鲁番和南疆盆地、内蒙古西部和东部等地也有35℃~38℃的高温天气,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℃左右。
在25日至26日,华北、黄淮的高温范围和强度将有所减小,内蒙古的东部、辽宁西部、吉林西部、黑龙江西部和南部等地将出现高温天气,内蒙古东南部最高气温将达38℃到39℃。另外,27日至30日,华北、黄淮等地高温将再度来袭。
热到破纪录和厄尔尼诺有关吗?
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表示,目前虽然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,但初夏时段北方高温的影响因子复杂,不能简单归咎为厄尔尼诺的影响。比如去年6月中下旬,北方地区高温更为极端,但去年是拉尼娜年份;同时,已有的科研成果也表明,初夏北方高温更容易受北大西洋海温以及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影响。
最近北方怎么比南方还热?
连日来北方气温节节攀升,纷纷打破纪录,与此同时南方多地却享受清凉,像杭州、长沙、南昌等城市23日最高气温仅20℃出头。为什么北方比南方还要热?
从气候平均来看,往常六月下旬,华北、黄淮等地的最高气温平均值和南方基本上是相当的,但是从最高气温的气候极大值来看,北方大于南方。这主要是南方处于多雨时段,副热带高压还没控制南方,而北方往往容易受到大陆高压脊、暖高压脊的控制,更加容易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。
南方的雨什么时候会减弱?
一直到25日,南方强降雨持续,江南中东部和南部、华南等地仍有大范围强降水,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。其中,23日晚上到24日,广西东部、广东西北部、江西东北部、浙江西南部和东北部、上海、江苏东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。24日晚上到25日,广西东北部、湖南西南部、广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。
26日之后,随着副热带高压北跳,江南、华南等地将迎来一段降水间歇期。
南方雨停之后会热起来吗?
在降雨减弱后,南方高温也会发展增多,在27日广东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等地最高气温将纷纷达到35℃左右。虽然最高气温的数值不及北方,但由于湿度比北方更大,体感温度可能达到40℃以上。
6月就这么热,高温会是今年夏天的常态吗?
国家气候中心预计,今年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将比常年同期偏高。与之相对应,高温日数也将是高于常年同期的。不同地区高温集中时段是不一样的,北方往往集中在初夏,而南方则在盛夏时段进入高温季。另外,在全球变暖背景下,无论南方还是北方,极端高温发生的频次都快速增加。
中新社香港6月24日电 题:专访粤剧新星林颖施:高台教化造就今日的我
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
粤剧新生代花旦、颖施艺术中心主席林颖施觉得,自己与粤剧的渊源极深,尚在襁褓之中便常被父母带去看大戏,回到家,又有父亲播放粤剧DVD薰陶。陪伴她度过牙牙学语期的,不是朗朗上口的童谣,而是那些经久传唱的巾帼英雄为民为国的故事。
图为粤剧新生代花旦、颖施艺术中心主席林颖施早前在粤剧《焚香记》中演出。受访者供图
所以林颖施走上粤剧花旦这条路,实在是顺理成章。近日,林颖施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,回顾年幼时仰头望着戏台上巾帼不让须眉,凛然正气牺牲小我保家卫国,她崇拜挂帅退敌的穆桂英,为远嫁塞外的王昭君揪心,也被三娘教子的母爱感动。“我从这些人物身上领略到爱、坚韧的品格,我从小就认定,我要做这样的女子,粤剧就是我要追求的梦想。”
后来学戏,老师也常说,学做戏先要学做人。林颖施至今在饰演一个角色前,也会先深入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、他们的生活习性,学习故事中的文学性与哲理,继而才能走入人物内心。林颖施相信,高台教化造就了今日的她,正是在走入每个人物的过程里,她实现了个人的进步与丰盈。
一旦钟情于粤剧,林颖施便将全副心思投放其中,少有其他嗜好。要做一个全面的粤剧演员,就要不停练习“唱、念、做、打”四项主要功夫,一天24小时也不敷应用。“演出和排练中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很大,在3小时的担纲演出中要不停走出走入,做不少翻腾的动作,完成后总会很疲累,要即时抽离角色也不容易,尤其以拍武打戏更甚,除了汗流浃背外,还要承受头饰的重力。”炎炎夏日,她可能要到郊外,穿上很厚的棉纳演神功戏,或在寒冬时要穿上单薄的衣裳,但凭着对粤剧的热爱,就不会觉得艰苦。
图为粤剧新生代花旦、颖施艺术中心主席林颖施在粤剧《穆桂英》中演出。受访者供图
最难忘的一次演出经历,林颖施至今想来也觉历历在目。在演艺青年粤剧团成立时,她第一出担演的长剧《无情宝剑有情天》前夕,父亲离世。正在排练中的林颖施临时搭火车从香港赶回广州,“我记得特别清楚,那天我一个人坐在火车上,头上戴着一束白色的孝花。大家都劝我可以不参加演出,但父亲从小教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于面对,我是女主角,我有责任把这出剧演完。”于是在处理完父亲后事的翌日,她便返港演出,强压悲痛地完成了表演,直到谢幕的一刻,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,在众人掌声里,丧父的悲痛重又侵袭而来,她泪如雨下。
“那不仅仅是完成一个演出,而是一个很难过的关,我做到了,这对我来说是很好的人生历练。”林颖施说。
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坚持不懈成就了林颖施的摘星之路。“国家艺术基金”自2021年起,接受港澳特区艺术机构及艺术工作者申报资助项目,本年度香港共10个项目入选,林颖施凭粤剧《昭君出塞》成为其中之一,入选“青年艺术创作人才”类别。
获此殊荣的林颖施深感责任重大,“除了国家培养我,我也希望继续培养更多年轻人。”向年轻一代推广粤剧文化的工作,林颖施早已展开,例如在中小学开设讲座,在宝山幼儿园教小朋友演出粤剧,她透露,近期帮一群3岁到5岁的小朋友编排了一个有关粤剧传承的故事,稍后将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演出;她还为粤剧动画电影《帝女花》担任粤剧艺术总监,通过动画这一新颖的媒介推广粤剧。
当然,她也会继续在世界各地传唱粤剧,“代表粤剧年轻一代的力量,到国外唱响中国故事、香港故事,非常有意义。”(完)